|
-
熬过寒冷又干旱的生长季早期,期盼复苏的青藏高原植被正守候着印度季风带来的甘霖。像往年一样,罗天祥教授和他的研究团队正紧锣密鼓地整理着手头的工作,他们要在高原植被返青的夏季,从北京赶往西藏当雄。登山杖、相机、防晒霜……李瑞成行囊里的东西和一般游客区别不大,但作为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的博士后,西藏对他而言,不只是“诗和远方”更是“使命所在”。
-
张林,瘦瘦的中年人,从事青藏高原研究十几年。他说,在这里进行野外考察要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,高原反应、风餐露宿是家常便饭。所以干这行首先必须有好身体,能干重活。他说自己是“体力劳动者”。他向记者描绘了他们日常野外考察的场景:坐大半天的车才到目的地,然后背着几十公斤的仪器爬山,爬到海拔4000米以上,这时已经筋疲力尽,甚至头疼恶心。然后扎帐篷,开始观察取样记录等等,吃自己带的食品,一住好几天。这季节又是多雨,早晚温差大,淋雨挨冻是小事,就怕出意外事故或是生病。一次野外作业下来,不感冒生病算是幸运的。在这里,必须吃好喝好,养足身体,否则就是负担。
-
没有了“神草”,粗读李博士的论文,我又发现了新的“亮点”——全球变暖的大环境下,高原嵩草等植物却不“听命”于温度的支配,而是静静地守候着印度季风带来的降水,这是否意味着这些植被对气候变化有着超强的适应能力,全球变暖对于青藏高原生态系统的影响不大?
|
|